少精症,即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数目低于正常标准。国际卫生组织规定,男性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不低于 1500 万,若低于此数值,则可判定为少精症。诊断少精症通常需要满足一定条件,如一次射精的精子总量小于 3900 万,且在精液量大于等于 1.5 毫升的情况下才有意义。判断是否为少精症,还需综合考虑精液液化时间、精子密度、形态和活动率等多个方面。一旦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。
少精症的症状
少精症的症状多样,较为常见的就是精子含量明显降低。通常表现为精液中精子数量少于正常标准,如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低于 1500 万。婚后长期不育也是其显著症状之一,因为精子数量不足,使得受孕的几率大幅下降。
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疲乏力、腰酸膝软、头晕耳鸣、性欲淡漠等情况。此外,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小腹坠胀、附睾肿胀、会阴不适等症状。在日常生活中,还可能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和尿道灼热,甚至脓尿和脓精的问题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并非少精症所特有,有类似症状不一定就是少精症,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,由专业医生进行明确诊断。
少精症影响生育的原理
少精症之所以会对生育造成影响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精子数目少是关键因素之一。正常情况下,精液中应含有足够数量的精子,以增加与卵子结合的机会。然而,少精症患者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远低于正常标准,比如低于 1500 万/ml,这就大大降低了受孕的可能性。
精子的活动力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精子需要具备良好的活力,才能在女性生殖道中奋勇前进,与卵子相遇并结合。但少精症患者的精子活动能力往往不足,难以穿越重重障碍抵达卵子所在之处,从而影响受精过程。
此外,精子形态异常同样不容忽视。正常形态的精子更容易完成受精,如果精子形态不正常,可能存在头部、颈部或尾部的缺陷,这会使其功能受损,降低与卵子结合的能力,进而导致受孕困难。
少精症的常见治疗方法
(一)基础治疗
首先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。比如戒烟限酒,避免长时间熬夜,保持规律的作息。同时,要合理膳食,适当增加富含锌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。
(二)药物治疗
可以通过服用促性腺激素类、雄激素、维生素等药物来提高精子的数量和品质。但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(三)手术疗法
对于因隐睾、输精管阻塞、附睾炎等因素导致的少精症,可采取手术治疗。例如,通过手术修复输精管阻塞,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。
(四)中医治疗
中医采用补肾填精、活血化瘀、兼清湿热等方法进行整体调理。常见的有针灸、中药等方式,以改善身体的内分泌平衡,提升精子的数量和品质。
(五)辅助生殖技术
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用,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、卵子和精子的捐赠等,为少精症患者提供了生育的可能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,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。